《“稳定”币成“绞刑”架?美国STABLE法案背后的“锁喉”阴谋!》

2025-03-30 17:19:43 数字货币法规 author

名为“稳定”实则“套牢”?——美国STABLE法案修订版背后的猫腻

稳定币监管:驴象两党的“共识”闹剧?

3月26日,美利坚众议院那群西装革履的“精英”们,又一次祭出了他们的“尚方宝剑”——《稳定币透明与问责促进账本经济法案》(STABLE Act,简称STABLE法案)的修订版。说实话,我对这种表面上冠冕堂皇,实则暗藏玄机的法案向来没什么好感。民主党和共和党,这两头政治上的“死对头”,居然在监管稳定币这件事上达成了“共识”?这本身就值得玩味。要知道,但凡他们异口同声要做的事情,背后往往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利益。

嘴上说着为了保护投资者,促进金融创新,实际上呢?我看更像是为了巩固传统金融体系的霸权地位,扼杀新兴的数字金融力量。稳定币,这玩意儿,说白了就是想在加密世界里搞一套更“稳定”的美元替代品,挑战一下美元的统治地位。这对于那些把持着金融命脉的老家伙们来说,简直就是眼中钉,肉中刺。

STABLE法案2.0:新瓶装旧酒,监管枷锁更甚?

别看这次修订版又是“大幅调整”,又是“新增条款”,在我看来,不过是换汤不换药。2月初的草案就已经足够让人窒息了,这次的修订版更是变本加厉,试图把稳定币牢牢地锁死在监管的笼子里。 Bryan Steil 和 French Hill 这两位议员,一个来自威斯康星,一个来自阿肯色,都属于共和党。他们俩的名字,我记住了,以后但凡看到他们提出的法案,我都要打个十二分的精神,好好研究研究,看看他们又想在哪个角落里埋雷。

细读修订:看似开放实则收紧的监管逻辑

金融产品“除籍”:画地为牢,创新空间遭挤压?

新版法案里,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把证券、存款、信用社账户这些东西从“支付稳定币”的定义里排除出去。 乍一看,这似乎是给开发者和机构划清了界限,让他们知道哪些东西能碰,哪些不能碰。 但我总觉得,这更像是一种“画地为牢”的策略。 监管者先把稳定币的活动范围限定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,然后再慢慢收紧,最终让它动弹不得。 这种做法,对于那些真正想搞创新的开发者来说,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。

高压监管:CEO认证+巨额罚款=扼杀创新?

要说这次修订版里最让我反感的,就是那个所谓的“CEO和财务官认证”条款。 每月都要找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来核实储备金证明,然后CEO和财务官还要签字画押,保证报告的准确性。 如果故意提交虚假认证,轻则罚款100万美元,重则坐牢10年! 这简直就是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每一个稳定币发行者的头上。 我承认,监管是必要的,但这种动辄得咎的高压监管,只会让那些有想法、有能力的创业者望而却步。 谁还敢冒着倾家荡产、身陷囹圄的风险去搞创新?

审批“提速”:监管机构的缓兵之计?

新草案还规定,监管机构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对新稳定币发行者的审查和批准。 而且,如果申请被拒,申请人还可以上诉,甚至可以重新申请。 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在提高审批效率,给申请人更多的机会。 但我总觉得,这更像是监管机构在玩一种“缓兵之计”。 他们可以先用各种理由拖延审批,然后再以“不符合规定”为由拒绝申请。 即使申请人上诉或者重新申请,也难逃被驳回的命运。 毕竟,规则是他们定的,解释权也在他们手里。

去中心化“保护”:虚晃一枪,难掩本质

法案里还提到,使用公共、去中心化网络的发行人将得到“明确保护”,这种设计选择不应成为被拒的理由。 听到这,我差点笑出声。 所谓的“明确保护”,不过是监管者玩弄的文字游戏罢了。 他们一边说着要保护去中心化网络,一边又用各种繁琐的规定来限制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发展。 这种口是心非的做法,简直就是对去中心化精神的侮辱。

储备金标准:看似稳健实则保守的“安全”策略

100%现金储备:稳定币的“死亡宣告”?

这个STABLE法案最让人无法接受的一点,就是它对稳定币发行人施加的那个“100%现金等价资产储备”的要求。 必须用国库券或者活期存款来全额支持稳定币的发行。 这看似稳健,实则保守至极。 稳定币之所以能吸引人,就是因为它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盈利空间。 如果所有的钱都只能放在银行里吃利息,那跟直接持有美元有什么区别? 这简直就是对稳定币的“死亡宣告”。

禁止收益:釜底抽薪,断绝生路?

更离谱的是,法案还禁止发行人向通证持有者支付收益。 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,断绝了稳定币的生路。 没有了收益,谁还会愿意持有稳定币? 稳定币的价值,除了它的“稳定”之外,还在于它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的回报。 如果连这一点都被剥夺了,那稳定币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? 这简直就是要把稳定币逼上绝路。

政府免责声明:欲盖弥彰,谁来兜底?

法案里还特意加了一条,明确说明美国政府不为稳定币提供保险,并禁止任何与此相反的虚假陈述。 这简直就是欲盖弥彰。 明眼人都知道,稳定币的风险是很大的。 如果政府真的想保护投资者,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,而不是急着撇清关系。 这种做法,只会让投资者更加不安,对稳定币失去信心。 真正出了问题,谁来兜底? 恐怕到时候,又是一地鸡毛。

国际协调:美国优先,还是全球共赢?

修订后的第10条,看似在强调财政部要与外国司法管辖区进行协调,评估可比性,支持跨境稳定币的使用。 但我总觉得,这里面透露着一股浓浓的“美国优先”的味道。 所谓的“协调”,恐怕更多的是要求其他国家向美国的监管标准看齐,而不是真正地寻求全球共赢。 美国想利用自己在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,把自己的监管模式强加给其他国家。 这种做法,只会引发国际社会的抵触,阻碍全球数字金融的发展。 如果美国真的想推动稳定币的国际应用,就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,尊重其他国家的自主权,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标准。 毕竟,数字金融的未来,需要全球共同参与,而不是由某个国家说了算。

行业观察:STABLE法案的未来走向

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将在未来几天对该法案进行修订审议。 审议期间,那些所谓的“委员会委员”将会研究各方观点并讨论修正案。 但说实话,我对这次审议的结果并不乐观。 那些坐在高位上的政客们,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稳定币的本质和潜力? 他们恐怕更多的是听从那些传统金融机构的意见,维护他们的利益。 STABLE法案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,现在还很难说。 但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结果如何,它都将对稳定币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。 也许,它会扼杀创新,让稳定币的发展停滞不前; 也许,它会倒逼行业进行自我规范,找到一条既能满足监管要求,又能保持创新活力的道路。 但无论如何,我们都应该保持警惕,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,为数字金融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 毕竟,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命运,完全交给那些不了解我们的人来决定。

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