粮价暴跌,农民血本无归?1.4万亿斤粮食目标还能实现吗?

2025-03-25 0:36:44 信用卡优惠 author

确保粮食安全,实现产量目标

稳定粮价,保障农民收益

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了粮食产量稳定在 1.4 万亿斤左右的预期目标。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,专家认为,必须强化粮食稳价保供的韧性,确保今年粮食产量预期目标实现,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奠定坚实基础。
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超过 3 亿吨,相当于秋粮产量的 40%。稻谷方面,中晚稻旺季收购已于 1 月底圆满结束,共收购 1.05 亿吨,市场价格总体平稳,优质优价特征明显。

近两年,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,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走势疲软,除稻谷相对平稳外,玉米、小麦、大豆均回落明显,影响农民种粮收益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去年秋粮上市以来,积极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,加大玉米收储力度,促进大豆销售和加工转化,着力促进产销衔接,激发市场活力,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,坚决守住农民“种粮卖得出”的底线。

以玉米为例,春节过后,随着收储调控措施进一步落地,市场信心持续恢复,玉米价格有所上涨。大豆方面,随着企业复工复产、学校开学,各类主体补库需求增加,市场看涨氛围增强,贸易商收购积极性提高,持续上调收购价格。

著名“三农”问题专家、辽宁大学副校长仇焕广表示,低价粮进口是国内粮价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。2024 年,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 1.58 亿吨,国内市场供应充足,生产与贸易失衡,粮价较低,影响农民种粮收益和积极性。仇焕广建议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,控制粮食进口节奏和规模,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,稳定市场供需,防止谷贱伤农。

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